【线上分享会】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线上分享会NO.60#成功举行

2024-07-15

7月15日下午,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主办的第六十期“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线上分享会”成功举行。本期的分享主题为《转型金融标准进展和市场实践》。


【线上分享会】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绿色及可持续金融线上分享会NO.60#成功举行


转型金融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转型金融聚焦于为‌推动高排放高污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项目和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是绿色金融的延伸及补充。


本期分享会邀请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中国区总经理谢文泓先生作为嘉宾,为大家梳理转型金融标准进展和市场实践,并分享企业如何参与转型融资。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致力于动员全球资本市场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转型提供资金和解决方案,目前CBI中国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包括政策建议和标准的制定、市场分析、绿色项目的认证及推动部分区域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进行。谢文泓总经理是斯坦福大学国际政策研究硕士,负责领导CBI在中国项目和业务的管理和开发,主要包含研究、标准开发和与政府部门、多边机构、核查机构、承销商和机构投资者的协调。


谢文泓总经理围绕全球转型金融标准和市场最新发展、企业如何制订务实可信的转型计划、金融机构转型投资指南等要点,介绍了转型金融市场情况与发展潜力。他表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探索制定转型金融的框架、分类方案、评判原则、披露要求、行业标准等,在对如何界定可信的转型活动方面需要进一步推动共识的形成。由于不同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减排路径会有所差异,因此转型金融的应用需考虑各行业的发展特点。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合理的转型目标,制定可追溯的低碳转型战略和计划,从而使用转型相关金融工具资助其整体的低碳转型。


谢文泓认为,转型金融要确立明晰、有雄心、可信的统一标准,做好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协调,针对特定领域制定投融资方案,明确行动和措施。以支持钢铁转型的投资标准为例,目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失衡、财务杠杆较高、库存管理手段落后、环保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让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的支持普遍持谨慎态度。但如果对钢铁行业的转型有了明确的路径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指导标准,有具体的绩效指标和工具来帮助投资者跟踪转型活动的进展,那么投资者对钢铁行业转型活动的“漂绿”担忧将显著降低。钢铁企业如果能在提高经营绩效水平的同时关注环境效益,提高企业资信评级,也能引来投资者青睐。


在互动环节,谢文泓总经理就线上观众提出的如何判断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的KPI设置与巴黎协定目标和路径是否一致、转型金融激励机制的相关进展,以及CBI《企业转型投资指南》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有何区别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第六十期线上分享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共计300余位观众线上观看直播。


接下来,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将持续加强转型金融相关能力建设,推动标准协同以形成行业共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外资的“桥头堡”作用,联动境内外共同推动转型金融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