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债券指数(以下简称“绿债指数”)以2022年1月4日为指数基期,基点值100。绿债指数样本券在银行间市场或交易所市场上市,经过专业识别和判断,符合主管部门的绿色债券要求,涵盖绿色政金债、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公司债和绿色企业债[1]。绿债指数采用市值加权计算,以反映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整体走势情况
01 绿债指数走势分析
(一)2024年第三季度绿债指数在延续上季度快速上升趋势后出现回调整理,整体呈震荡上行走势
2024年第三季度累计编制绿债指数66日,其中上涨51日,占比77.27%,绿债指数(全价)值于9月30日到达110.0991点,较上季末上涨0.69%,增幅环比下降0.70个百分点,增速显著放缓。具体情况来看:
7月份累计编制指数23日,上涨20日,占比86.96%。本月LPR再次下调,机构信用债配置意愿强烈,绿债指数保持上行;
8月份累计编制指数22日,上涨12日,占比54.55%。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大了政策发力预期,同期利率风险防范重要性提升,债券市场自身调整压力累积,机构信用债配置意愿下降,绿债指数全月呈现震荡回调走势;
9月份累计编制指数21日,上涨19日,占比90.48%。8月社融、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经济数据回落,央行“降准”并下调政策利率,信用债市场走势转好,但9月末超预期政策落地再次引发市场回调,绿债指数上行后继续小幅调整。
(二)绿债指数与债券市场走势相关性仍保持较好水平,在波动加大的市场环境下绿债指数稳健性优势进一步凸显
将绿债指数与市场关键收益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2024年第三季度绿债指数修正久期在1.7~1.8区间,因此选择同时期2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2]作为市场关键收益率指标。2024年第三季度,绿债指数与2年期国开债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77,相关性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好水平,下降原因主要为第三季度债券市场波动加大所致。
2024年第三季度绿债指数(全价)值最大回撤幅度为0.13%,低于同期综合债指数最大回撤0.61个百分点,在波动加大的市场环境下绿债指数稳健性优势进一步凸显。
02 绿债指数样本券分析
2024年第三季度绿债指数样本券保持逐月扩容,样本券数量于8月份首次突破500只;样本券权重整体分散,发行主体行业分布相对多元
样本券数量方面,2024年三季度,中国绿色债券指数覆盖主体数量相对稳定,样本券数量呈现逐月上升趋势。7至9月指数样本券数量分别为497只、503只和511只,月均增速1.41%;覆盖主体数量分别为243个、244个和244个,较上季度轻微下降,月均降幅0.13%。9月样本券数量与覆盖主体数量分别较上季度末环比增长4.29%和下降0.41%,较去年同期增长10.61%和2.52%。
市值方面,三季度绿债指数市值呈现增长态势,7至9月,绿债指数月末全价市值分别为12,442.52亿元、12,473.37亿元和12,732.42亿元。变化幅度方面,三季度末全价市值较上季度环比增长2.91%,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5.70%。
样本券权重分布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样本券整体权重仍然呈现较为分散的状态,前十大样本券合计权重为22.14%,主要为绿色金融债,个券种类与其权重排序均与上季度末保持一致。
样本券发行主体行业分布方面,金融行业占比最高,工业、公用事业处第二、三位。截至2024年9月末,绿债指数样本券覆盖主体244个,其中金融行业主体98个,占比40.16%,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租赁;工业主体占比27.05%,较上季度末增加2.15个百分点;公用事业主体占比18.45%,较上季度末减少1.97个百分点。其中公用事业行业可进一步细分为电力、水务和其他,占样本券比例分别为9.43%、4.51%和4.51%。
样本券修正久期分布方面,样本券修正久期集中在0~3区间内,数量占比为90.61%,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其中2~3区间的样本券数量占比环比提升。具体来看,修正久期小于1的样本券数量最多,为183只,占全部样本券比重为35.81%,较上季度末下降1.13个百分点;修正久期为1~2区间内的的样本券数量154只,占全部样本券比重为30.14%,较上季度末下降1.29个百分点;修正久期为2~3区间内的样本券数量126只,占全部样本券比重24.66%,较上季度末增加2.00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绿债指数样本券修正久期较短,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