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全球和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5)

时间:

2025-02-17

作者:

浏览次数:

报告回顾了2024年全球及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情况,评估了碳市场的减排效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


1. 国际碳市场发展概况


交易价格与政策调控:2024年国际主要碳市场价格多呈下降趋势。EU ETS碳价受天然气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持续下行;UK ETS碳价先降后升,受配额供过于求等影响;K ETS碳价持续低迷,与结转政策等有关;NZ ETS碳价先降后升,受配额限制和盈余配额影响 。


配额与交易主体变化:各主要碳市场不断调整配额上限并扩大交易主体。EU ETS收紧配额上限,纳入航运业;UK ETS重设配额上限,筹备纳入海运行业;K ETS加强金融机构作用,降低配额结转比例;Tokyo ETS强化建筑行业减排,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


市场连接与全球机制:碳市场连接机制不断发展,如加州与魁北克省、欧盟与瑞士的碳市场连接。同时,国际碳市场运行机制逐步明确,COP29会议就6.4条款下的两项碳信用标准达成共识,推动了全球碳市场发展。


2. 中国碳市场发展概况


全国碳市场运行态势:全国碳市场碳价持续上涨,2024年平均价格达91.8元/吨,较之前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政策预期稳定和配额收紧。但交易“潮汐现象”依然存在,企业交易多为履约。


市场机制优化与扩围准备:2024年全国碳市场机制不断优化。《条例》颁布实施,处罚力度增强;间接排放不再管控,明确了结转政策;CCER市场重启,支持领域逐步明确;新纳行业初步确定,相关技术指南陆续发布,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做准备。


试点碳市场运行特点:2024年试点碳市场碳价稳定但交易量呈下降趋势,各试点碳市场碳价差异较大。同时,试点碳市场积极创新机制,如湖北建立“电 - 碳 - 金融”联动市场,北京细化配额回购原则,重庆实现“碳市场 - 碳抵消 - 碳普惠”联动机制,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经验。


3. 碳市场减排效果评估


直接减排效果:官方监测数据和实证研究均证实了碳市场的直接减排效果。如EU ETS、RGGI、UK ETS和中国全国碳市场等都在各自覆盖行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排,推动了企业的低碳转型。


协同减排效益:碳市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往往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协同减排效益,但也可能引发碳泄漏等环境公平性问题,需在机制设计中加以考虑。


4. 碳市场未来展望与建议


全球碳市场建设展望:总量控制交易体系将持续完善,强度控制模式会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更多应用和完善。全球碳市场合作将持续深化,监管和透明度将不断强化,但仍面临市场稳定性和有效监管等挑战。


中国碳市场优化建议:中国碳市场需明确发展路径,增强政策预期,完善配额机制,强化减排约束,包括引入有偿分配制度、实施总量控制和建立调节机制等。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积极与欧盟等开展对话协商,推动减排技术创新。


【行业观察】全球和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5)638750610121868587446115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