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优秀案例:首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助力生态系统碳汇开发

时间:

2024-10-23

作者:

浏览次数:

近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组织开展了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优秀案例评选工作。经评审,选出卓越奖4名、先锋奖6名、优秀奖10名,并于2024年9月28日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 2024年年会上进行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优秀案例颁奖及展示”,本期报道“优秀奖”获奖案例之一——首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助力生态系统碳汇开发。


202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优秀案例:首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助力生态系统碳汇开发


首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助力生态系统碳汇开发


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批复《广州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初步建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技术体系和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配套政策,为部、省制定高度城市化地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政策提供实践支撑。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广州碳交中心”)积极探索推动以生态系统碳汇为代表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充分服务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落实多元生态调节服务定价,推动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依托该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在广州碳交中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对接服务下,2023年9月,全国首笔滨海盐沼生态修复项目——江苏盐城滨海盐沼生态修复碳汇项目开发落地,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自然资源领域)完成登记。


该项目基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引水补湿、互花米草防治等盐沼修复工程实施后形成的碱蓬-芦苇盐沼生态系统,实际修复面积共计107.33ha。根据核算,预估在40年计入期(2018年1月1日至2057年12月31日)内,项目活动将产生约 9859 tCO2e 的净碳汇量,年均净碳汇量约为246 tCO2e,每公顷年均净碳汇量约为 2.29 tCO2e。


具体内容


(一)先行先试,首创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打通机制各要素环节 广州碳交中心结合试点任务和市场总体情况,创新设计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重点包括技术支撑体系、审核评估体系、登记交易体系、市场激励体系、生态标签体系五方面,打通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从实施到落地的各个要素环节。


其中,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在于搭建适用于我国海洋、湿地、城市绿地、农田等自然资源领域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推动基于项目的科学、完整、具额外性的方法学备案及应用,为科学核算生态系统碳汇产品数量提供技术支撑;审核评估体系体现在生态系统碳汇产品的审核和备案,通过主管部门指导成立专业委员会作为审核评估组织,为方法学评审、项目开发审核与评估、生态标签评估、生态系统碳汇的签发提供公允保障;登记交易体系核心在于生态系统碳汇产品经过备案之后,进入登记和交易对接环节所需的管理体系和电子化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由广州碳交中心搭建生态产品登记系统,用于项目和产品备案、登记、流转、应用、注销等功能;市场激励体系核心在于设计具体的激励措施。市场激励层面,配套生态贡献积分体系,设置生态贡献排行榜,激励市场化购买主体参与,并在电子化登记系统设立高效注销渠道,满足市场的便捷化需求;生态标签体系聚焦于对“高质量”产品的认证和备案,是基于基础项目附加的、额外的生态标签,可由项目业主自主选择是否贴标,旨在满足市场对特定生态标签、高质量的产品需求,并在市场中实现此类产品的市场溢价,尤其是针对环境优越性的生态系统碳汇项目,根据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调节服务等功能,设置生物多样性保护、防灾减灾等专项标签认证标准,经认证后可添加生态系统碳汇产品附加标签,形成“生态系统碳汇+生态标签”的高标准、高质量生态碳汇产品,以满足生态碳汇产品购买方的资金投入需求,并通过市场化方式挖掘生态标签价值。


202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优秀案例:首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助力生态系统碳汇开发

图 1 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各环节要素


(二)数字支撑,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着力碳汇登记流转一体化 


广州碳交中心结合试点任务,在省市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下,依托早期搭建的基于绿色金融体系的生态补偿平台基础,成立全国首个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服务于覆盖海洋、湿地、林业、城市绿地、农田等全领域生态系统,承担生态产品开发、备案、登记、流转、注销、信息披露、宣传推广、融资对接等全流程服务功能。


该平台可充分发挥生态产品交易与登记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信息披露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宣传推广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融资对接平台等多重功能,为生态系统碳汇产品打造完整的登记链,有助于主管部门对生态系统碳汇产品的签发、流转、应用等全流程的跟踪管理。


(三)有序服务,首发滨海盐沼蓝碳方法学,落地全国首单滨海盐沼蓝碳


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成立后,广州碳交中心积极对接各类型生态系统碳汇项目开发事项,服务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盐沼碳汇项目开发落地全流程。


一是推动计量与监测方法开发与备案,广州碳交中心组织广东土地学会生态产品与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就项目业主委托第三方开发机构编制的《滨海盐沼生态修复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进行审核和评审,就具备科学性、严谨性、可操作性的方法学予以备案,成为全国首个滨海盐沼蓝碳方法学。

二是对接项目备案及碳汇产品签发,指导项目业主编写提交项目设计文件、项目监测文件,并由项目业主聘请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温室气体组织核查领域审定与核查机构,就项目进行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评审,并出具第三方审定核查报告。广州碳交中心组织广东土地学会生态产品与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就项目业主提供的产品备案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备案。


三是碳汇产品登记划转与应用,广州碳交中心将经审核评估组织签发的项目特定监测期内产生的 1926 吨生态系统碳汇产品发放至项目业主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登记账户,并根据项目业主意愿提供自愿注销或自愿划转等服务,有序做好项目业主碳汇资产的管理。


创新点


自发性与多元性。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签发的生态系统碳汇产品属于自发性市场的自愿减排产品,即由项目业主自愿开发、由市场主体自发购买形成的不与强制碳市场挂钩的独立市场。市场主体自发购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通过购买自愿减排量以实现组织及活动等层面碳中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就参与主体而言,生态产品交易体系覆盖多元化交易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村集体、个人等。村集体等项目业主可根据机制相关要求进行生态系统碳汇开发,其他主体可根据自身市场需求实施购买和注销。金融机构等主体可以通过绿色金融、蓝色金融等相关服务和产品支持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项目中,助力陆地、海洋等多元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广泛性和融合性。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从生态系统碳汇项目本身的质量和科学性出发,没有特殊的区域性限制,根据计量与监测方法的适用性,普遍可适用于全国范围,一定程度上弥补部分地区碳汇项目“无适用机制可依托”的困境。同时,该机制可探索与多种机制融合发展,如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司法支持碳中和等。其中,通过认购生态系统碳汇等自愿减排产品的方式在“涉碳”“涉森林”的司法案件中得以应用,可作为一种替代性修复方式予以补偿,可为生态系统碳汇产品提供更广泛的消纳空间。


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有效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碳汇产品,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和市场化融资渠道,激励各领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动力。生态系统碳汇作为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的优质自愿减排产品,在碳中和市场中受到市场主体的青睐,可有效形成市场支撑。


依托该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的首笔项目——江苏盐城滨海盐沼生态修复碳汇项目经过计量与监测方法开发及备案、项目设计、项目备案、项目监测、第三方审定与核证、生态系统碳汇产品备案等流程,获批签发自 2018年1月1日到2023年8月31日监测期内产生的1926吨生态系统碳汇产品。2023

年9月,该批1926吨生态系统碳汇产品由腾讯公司在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宣布认购,该公司作为生态系统碳汇产品购买方,拟通过购买并注销生态系统碳汇的形式,用于抵消日常工作、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推进腾讯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碳中和。


依托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品创新与蓝碳交易,对国内和全球的蓝碳领域都能起到正向的示范性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品交易模式,为蓝碳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解锁新的资金来源。


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自然资源领域)将重点开展以生态系统碳汇产品为代表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服务,逐步延伸至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多元化生态调节服务产品的市场化定价,打通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实现渠道。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方面,该机制创新附加生态标签体系的模式,为市场挖掘高质量的生态系统碳汇产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碳汇项目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可量化的环境效益,为推动扩展全面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基础。


生态修复方面,以首个盐沼碳汇项目为例,该项目业主作为生态系统碳汇产品卖方,宣布将此次交易碳汇的收益应用于当地滨海盐沼保护和修复管护,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循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野生丹顶鹤越冬种群以及众多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依托该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的蓝碳交易项目落户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凸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成效,对于减缓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可推广性


在推广条件方面,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从生态系统碳汇项目出发,聚焦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自然资源领域的项目开发,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在推广建议方面,一是需统筹协调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强化自然资源领域碳汇有效供给,完善森林、湿地、海洋等要素的权属信息,明确生态碳汇产品的项目业主,统筹地方生态系统碳汇项目开发,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收益分配规则、方式和保障制度,保障生态碳汇产品项目业主等主体利益分配。


二是探索与绿色金融机制相互融合,开展碳汇预售制、碳汇出让收益抵质融资、碳汇供应链金融以及嵌入碳汇保险等,加大对碳汇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和提高碳汇开发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激励社会资本进一步支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三是合理制定碳汇市场发展规划,提升生态碳汇产品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合理规划生态系统碳汇体系发展及配套政策,培育中国的自愿减排交易需求,推动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体系完善,助力市场化交易的可持续运行。


申报单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