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绿色金融工作简报2025年第一期

时间:

2025-03-06

作者:

浏览次数:

中央及国家动态

●国家发改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 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

●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正式上线

●《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公开发布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出炉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印发

●国管局: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权交易

●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

●五部门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

●两部门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深圳绿色金融政策

●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出台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

●深圳市委金融办召开室务(扩大)会传达贯彻省、市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力推动深圳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

●深圳金融监管局召开2025年“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首场新闻发布会 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深圳打造美丽中国典范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

●深圳重磅发布会宣示: 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深圳发布支持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深圳绿色金融动态

●国家发改委:深圳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等做法全国推广

●深圳碳市场碳排放权产品成交量已达1.08亿吨

●关于公示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第一批拟入库项目名单的通知

●“可持续信息披露与绿色金融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关于公示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第二批拟入库项目名单的通知


深圳绿色金融实践案例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落地“科技+ESG”双挂钩贷款

●港华智慧能源类REITs在深交所成功挂牌

●国开行深圳市分行: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引领船舶融资绿色金融实践

●深圳农商银行:“降碳贷”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并购+开发”贷款模式助力深圳蛇口历史遗迹精彩蝶变

●开泰银行(中国)首笔"降碳贷"落地深圳,助力建筑装饰行业绿色发展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以金融活水浇灌民企沃土,携手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篇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赋能绿色智造5000万科技创新再贷款助力民营企业升级



中央及国家动态

一、国家发改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国家发改委将以“双碳”工作为引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二是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零碳园区。三是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和标准体系,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四是持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深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五是推动“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28


二、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 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

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对外发布,其中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建立完善适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要求的规则制度体系,明确交易规则制定权限、适用范围和衔接不同交易规则等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实施省域内统一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根据污染物减排工作需要有序扩大交易类型和区域范围。针对区域联防联控、协同共治的大气、水等领域重点污染物,探索开展跨省级行政区排污权交易。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491


三、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1月8日,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指出,要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支持目录和统计制度,明确绿色金融的重点方向。加快完善环境权益登记、担保、评估等配套政策,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制度保障。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绿色重点行业的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主动对接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项目清单,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将与金融部门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衔接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等,统筹谋划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中国建设项目。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全国碳市场扩围相关工作,拓宽EOD项目融资渠道,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模式。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部门协同力度,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39


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正式上线

1月10日,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现已正式上线运行。该数据库作为我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社会各界提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基础数据支持,推动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46


五、《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公开发布

1月15日,《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支持粤港澳三地深化生态环境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探索试行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大湾区产品碳足迹与低碳产品认证制度。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对外开放合作。协同推进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和珠江口近岸海域系统保护,建设“无废湾区”。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499


六、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出炉

近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作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教科书”和典型实践推荐,《指南》为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披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实操建议、步骤和示例。首批《指南》包括“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结合上市公司重点难点问题和现阶段实践,为上市公司提供细化工作指导。后续,沪深北交易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统筹下,根据市场需要加快推进其他重要议题具体指南的制定,逐步实现对《指引》重点内容的全覆盖。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67


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印发

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编制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加快先进适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目录遴选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7大类产业112项先进绿色技术。据悉,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目录内绿色技术应用的融资支持。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02


八、国管局: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权交易

2月5日,国管局发布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研究出台公共机构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体系构建等工作。稳妥有序实施中央国家机关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统筹做好2025年项目审核申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功能,实现平台对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全覆盖和能源资源消费数据准确统计。探索光伏等新能源利用市场机制,更好促进公共机构光伏建设。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10


九、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五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意见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意见围绕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资本市场,加强行业机构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能力,提升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合力等方面提出18条政策举措。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11


十、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2月1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保障措施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用好绿色金融工具,鼓励保险机构围绕新型储能电站开发保险产品。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18


十一、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

2月20日,中国财政部对外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财政部将以此《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根据《框架》,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的绿色支出,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目标。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21


十二、五部门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指出,该批目录中共有103项技术,既有前沿性、降碳潜力大的“示范类技术”,又有相对成熟、适合规模化应用的 “推广类技术”,其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类技术20项,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降碳类技术59项,数智赋能类技术14项,非二氧化碳减排类技术7项,储碳固碳类技术3项。《目录》列明了各项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参数、技术适用范围以及技术应用的典型项目。《目录》的发布有助于促进低碳技术的市场化推广应用,对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23


十三、两部门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四部分24条措施,聚焦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效。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围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做好项目对接和信贷支持。其重点工作任务包括:一是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对传统行业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助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围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做好项目对接和信贷支持,完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做好能源保供金融服务。三是支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污染防治攻坚加大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支持力度,支持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支持“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四是支持碳市场建设,支持国家和区域碳交易市场建设,完善配套金融服务,做好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金融对接,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25


深圳绿色金融政策

十四、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出台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

1月2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2025年1号文《关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提出6方面32条举措,着力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行动方案》从坚持市场主导、惠企利民,坚持示范引领、创新驱动,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3个方面确立工作原则。《行动方案》明确,未来5年,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逐步提高,绿色保险风险保障稳步增长,法人机构绿色投资实现突破,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债券等业务发展成效显著。《行动方案》从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支持重点领域绿色发展、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等4方面提出24项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在贯彻落实方面提出强化监管引领、加强配套政策支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加强绿色产融对接和搭建宣传交流平台等5项保障举措。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492


十五、深圳市委金融办召开室务(扩大)会传达贯彻省、市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力推动深圳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

2月6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要求,动员全市全力推动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在2025年再创佳绩。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时卫干主持会议。会议认为,农历乙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次日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全市上下必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深圳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teachers_view.aspx?nid=26&typeid=50017&id=1905


十六、深圳金融监管局召开2025年“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首场新闻发布会 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深圳打造美丽中国典范

2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及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深圳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突破万亿,达10230.91亿元,同比增长21.07%。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提出6方面32条举措,旨在提升金融支持绿色转型能力,助力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市。未来5年,深圳将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908


十七、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

2月20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对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进行动态调整。经筛查、检查及征求意见,本年度拟纳入配额管理单位共716家,其中保留既有单位668家,因迁出、停业或关闭移出40家,新增符合条件单位48家。公示期为2025年2月20日至3月3日,期间可通过指定渠道提出异议。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943


十八、深圳重磅发布会宣示: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深圳市政府于2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近年来,深圳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研发强度为6.46%。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深圳90%以上的创新资源集中在企业,202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25家。深圳还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2.62万人,技能人才406万人,并推出“五个无忧”人才发展环境,降低年轻人生活成本。此外,深圳通过“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支持青年创业,提供最高100万元资助,并推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住房保障政策,确保人才安居乐业。深圳还通过科技金融支持创新,2024年科技贷款余额达9873亿元,并推出50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未来,深圳将继续开放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并深化国际合作,打造科创开源之城。同时,深圳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新一轮改革举措,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建设国际化创新城市。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939


十九、深圳发布支持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月28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关于支持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6)》正式发布,明确将进一步支持前海建立健全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深化与香港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深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与联通。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前海在承接国家新一轮金融改革开放试点、当好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试验田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在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领域先行先试;扩大银行、证券、保险业开放;推动符合条件的银行参与前海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试点,优化跨境融资、并购、债券等各类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down_view.aspx?nid=14&typeid=13&id=526


深圳绿色金融动态

二十、国家发改委:深圳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等做法全国推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31日发布《关于推广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厦门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推广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厦门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这些地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深圳的8条经验涵盖要素市场化改革、科技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及社会事业和空间治理等领域,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境信用数据认可、知识产权证券化、人民币跨境收付便利化、碳足迹认证等举措。《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运用这些经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teachers_view.aspx?nid=26&typeid=50017&id=1940


二十一、深圳碳市场碳排放权产品成交量已达1.08亿吨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消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碳市场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量1.08亿吨,成交额24.75亿元。其中深圳配额累计成交量7792.35万吨,成交额20.86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累计成交量2958.80万吨,深圳碳普惠核证减排量(STTCER)累计成交量5.16万吨。其中2024年深圳碳市场共运行245个交易日,全年配额成交量361.08万吨,成交额1.73亿元,2024年配额成交均价为51.33元/吨。配额履约完成良好,2023年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持续保持100%。自启动碳市场运营10年来,深圳已经建立了国内最完整的碳交易制度,制造业企业在纳入深圳碳市场的10个履约年度中,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48%。自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营以来,累计成交量、成交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teachers_view.aspx?nid=26&typeid=50017&id=1941


二十二、关于公示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第一批拟入库项目名单的通知

1月7日,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依据《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管理办法》(深金管规〔2024〕2号)的相关规定,公示了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第一批拟入库项目名单,公示期为2025年1月7日至1月13日。此次公示的第一批拟入库项目共计300个,涵盖了多个气候投融资项目,涉及深圳市内多家实体公司。这些项目的入库将为推动深圳绿色金融的发展、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有效的绿色融资机制,深圳市将进一步提升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能力,助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详情链接:https://service.szgfa.com/info/info-detail.html?id=1876558300015755264


二十三“可持续信息披露与绿色金融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1月9日,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举办“ESG与可持续金融发展研讨会”,邀请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理事长郭沛源博士分享ESG发展趋势,并与20余位金融机构代表探讨ESG与可持续金融的机遇与创新。郭博士分析了全球ESG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中欧合作对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指出“双碳”目标、转型金融、碳市场扩容等将成为未来重点。与会代表分享了金融机构在ESG实践、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为深圳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28&id=1932


二十四、关于公示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第二批拟入库项目名单的通知

1月15日,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依据《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管理办法》(深金管规〔2024〕2号)的相关规定,公示了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第二批拟入库项目名单,公示期为2025年1月15日至1月21日。此次公示的第二批拟入库项目共计185个,涵盖了工程建设领域绿色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类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绿色物业示范项目、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以及经行业主管部门依法组织认定的绿色低碳相关项目类中的绿色物业管理项目和绿色建筑评价。

详情链接:https://service.szgfa.com/info/info-detail.html?id=1879464299894669312


深圳绿色金融实践案例

二十五、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落地“科技+ESG”双挂钩贷款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成功落地深圳市普瑞时代能源公司“科技+ESG”双挂钩贷款,通过采用可持续挂钩贷款(SLL)业务模式,有效支持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根据第三方评价结果,兴业银行为企业设计了贷款利率挂钩指标,并参照兴业银行为科技型企业创新推出的“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研发团队实力、产学研情况等多个维度定量评价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激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兴业银行还向普瑞时代提供了ESG咨询管理服务,协助公司设计构建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和内部ESG治理体系,并探索能源企业、银行在ESG管理上的合作空间。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35


二十六、港华智慧能源类REITs在深交所成功挂牌

1月8日,港华智慧能源“零碳智慧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发行挂牌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举行。本期专项计划发行规模5.15亿元,是50亿元储架内的首期发行。这是首单港资公司在境内成功发行类REITs,也是全市场首单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类REITs产品。港华智慧能源将把握国家能源转型发展新机遇,深化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各投资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合作,持续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共同建设零碳未来。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43


二十七、国开行深圳市分行: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引领船舶融资绿色金融实践

国开行深圳分行发挥在海洋金融积累的先发优势,高度重视北方气田运营商卡塔尔能源公司按照建造151艘LNG运输船(“百船计划”)项目,通过融智融制带动融资,帮助客户成功取得12艘大型LNG船订单,并为其中5艘提供独家融资,创新引入中信保作为交船后主要信用结构。

本项目是落实中卡两国元首会晤共识,推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和海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为高质量完成本项目融资,国开行深圳分行与客户积极谈判,在船舶抵押、股权质押、商务权益转让、保险权益转让的基础上,创新引入中信保作为交船后的主要信用结构,有效降低融资风险,推动项目加速评审发放。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59


二十八、深圳农商银行:“降碳贷”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作为首批“降碳贷”试点银行之一,深圳农商银行积极配合开展业务试点工作,主动寻找具有绿色低碳转型需求的客户,向企业介绍“降碳贷”融资方案。该方案将企业碳绩效与优惠利率挂钩,企业绿色低碳经营成效越好,获得的利率优惠力度越大,案也获得企业认可。最终该企业以优异的减排效率得分获得优惠贷款利率,成功落地深圳农商银行首笔降碳贷业务,走在试点银行前列,有效支持企业绿色低碳经营。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69


二十九、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并购+开发”贷款模式助力深圳蛇口历史遗迹精彩蝶变

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精心设计综合化、一体化融资服务方案,通过创新“并购+开发”贷款模式,助力深圳蛇口历史遗迹大成面粉厂片区实现精彩蝶变。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先是向中集集团下属公司发放3.13亿元并购贷款,助力其取得项目公司100%控股;之后又提供5.85亿元房地产开发贷专项授信。同时,银行与南山区住建局专项系统对接,签订三方资金监管协议,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此外,还引入绿色金融债券专项低成本资金,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885


三十、开泰银行(中国)首笔"降碳贷"落地深圳,助力建筑装饰行业绿色发展

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的指导下,开泰银行(中国)深圳分行成功落地该行首笔"降碳贷"业务,为深圳市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授信3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成为深圳市首家落地”降碳贷“业务的外资银行。开泰银行(中国)深圳分行组建专项服务小组,深入该企业调研,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专属"降碳贷"授信方案。该笔贷款的利率与企业碳评级结果和碳减排效果指标挂钩,贷款利率最高可优惠15BP,有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910


三十一、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以金融活水浇灌民企沃土,携手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篇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以“金融国家队”的担当,创新打造“专精特新企业贷”“专精特新巨人贷”“认股权”、投贷联动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制定了“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企业授信审查审批指引,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科技型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聚焦“资产端+用途端”双绿生态,创新推出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一揽子服务方案。持续深化与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头部民企的战略合作,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赋能生态,为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谱写了银企携手共赢的新篇章。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929


三十二、广发银行深圳分行赋能绿色智造5000万科技创新再贷款助力民营企业升级

2025年1月初,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向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理士电源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投放5000万元科技创新再贷款。该笔贷款从需求对接到资金落地仅用时两周,创下广发银行深圳分行科技创新再贷款单笔投放最大金额,彰显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深圳效率”。广发银行深圳分行为其量身定制了专属融资方案,围绕项目问题逐一解决、打表推进,并在两周内顺利实现贷款投放5000万元。这笔资金极大地缓解了企业春节前备货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详情链接:https://www.szgfa.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