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国新办接连举行金融领域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等相关负责人先后出席发布会,介绍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记者梳理发布内容发现,绿色金融成为高频热词。
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 绿色金融是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债券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9年稳居全球第一。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潘功胜在发布会上介绍说。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长期目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基本逻辑,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中国人民银行在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等重点任务中,也都承担着重要职责。潘功胜介绍说,经中央批准,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相关工作。除此之外,人民银行在金融结构上注重提升效能,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拓展支持范围和增加工具规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由现行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不超过2000万元。”潘功胜表示。“我们一直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我国的绿色金融已走在全球前列。截至2023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李明肖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推动绿色金融方面,我国有哪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激励措施?如何持续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对此,李明肖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在加强绿色金融监管引领方面,推动《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落地落实,强化跟踪监测督导,组织召开绿色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发展绿色金融。同时,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的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研究完善工业、建筑、生态环保等领域的绿色金融支持举措,指导地方开展绿色金融实践探索,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的措施。“我们定期组织银行机构开展绿色融资数据统计工作,发挥各类资金的支持作用,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同时,完善绿色保险统计标准,推动保险机构加强对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风险保障。2023年,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297亿元,赔款支出1214.6亿元。”李明肖介绍说。除此之外,金融监管总局将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作为对银行保险机构日常监管、现场检查和公司治理要求的重要参考,强化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他们组织了21家主要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自评价,督促其对照相关监管制度和标准自查绿色信贷工作情况并及时整改。不断提升绿色金融的服务质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扩大和丰富金融工具,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的重要内容。在绿色金融领域,金融监管总局也将丰富产品服务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支持拓宽绿色保险覆盖面,发展绿色信托、绿色租赁,有序拓展绿色消费信贷业务。“我们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和商业可持续基础上,根据绿色低碳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需要,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李明肖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工作要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当前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发展,金融风险更趋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尤为重要。在绿色金融领域,强化风险管理也是重点工作之一。“我们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监管协同。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李明肖说。同时,金融监管总局严把新上融资项目的碳排放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降碳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将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支持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肖远企表示。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