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全面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议题。2025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ESG政策、绿色金融、企业绿色实践等议题建言献策,为未来政策制定和企业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观点摘要:
· 加快制定与发布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准则
· 加快开展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 推动中国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国际化
· 加快构建全产业链碳数据管理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
· 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
· 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 探索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 把握全球ESG发展机遇,推进可持续金融实践
·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足迹体系
· 建立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黄世忠:加快制定与发布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准则
为了提高我国ESG和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抑制公共受托责任主体和其他主体对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漂绿”和粉饰,黄世忠建议,财政主管部门加快制定和发布既与ISSA 5000趋同又切合我国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准则。通过构建完备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准则体系,提高公共受托责任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披露的与ESG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相关的信息质量,夯实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息披露制度基础。(黄世忠:全国人大代表,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
全国人大代表彭寿:加快开展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彭寿建议,加快实施水泥等重点排放行业的碳排放双控,统筹建立重点行业管理清单,以碳排放总量为约束;加快开展基础产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加速开展重点细分领域产品的碳足迹分级评定和管理;持续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科学分配碳排放配额,不断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构建共建共担共享的碳交易工作格局。(彭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科技委主任)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推动中国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国际化
刘汉元关注供应链ESG话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建议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可生态环境部或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与ESG领域专家学者,制定由中国主导的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二是建议开展国内试点并持续优化完善。建议选择我国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的新能源行业进行供应链ESG审核试点,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依据企业执行情况与反馈,及时调整并优化相关指标和流程,使标准体系契合企业实际,助力企业提升供应链ESG管理水平。三是建议推动中国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国际化。借助贸易协定、国际会议、专业论坛等渠道进行全方位推介,与欧美加强标准互认谈判,提升国际认可度和话语权。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依此标准进行供应链ESG管理,引导国际通行的ESG标准制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跨越。(刘汉元: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川商总会联席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全国人大代表董才平:加快构建全产业链碳数据管理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
董才平建议由国家部委牵头,加快建立国家级碳足迹管理平台,并向出口企业开放使用;推动碳核算标准国际互认,建立多方共同认可的“中国钢铁行业低碳产品白名单”。鼓励企业发布符合国际规范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对通过环境产品声明(EPD)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补贴。同时,建议由政府牵头,邀请专业服务机构对相关政策进行及时、专业的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碳交易体系。(董才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
曹仁贤建议在我国西北可再生能源富集区或经济发达地区成立电力期货交易所,或在现有交易所增加电力期货品种,开发符合新能源发电特点的期货合约,如分时段、分季节合约,以及绿证/绿电期货等,提升市场绿色价值。同时,要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联合监管框架,避免过度投机,推动电力市场高效运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曹仁贤: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
全国人大代表张国强: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探索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张国强建议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加大产业链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支持力度,完善奖补资金发放机制,加快拨付奖励资金进度,跟踪监督奖补资金拨付到位情况,专款专用。推动提升低成本氢气供应保障,积极鼓励探索经济、高效、安全的储氢与运输技术,推动长距管道和短距管道联通协同,鼓励油氢合建站、制加氢一体站等多元模式发展。(张国强,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国政协委员何杰:把握全球ESG发展机遇,推进可持续金融实践
何杰建议,一方面,要丰富绿色金融体系内涵,除重点支持“纯绿”经济活动外,加大对非绿行业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持,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创新与碳减排挂钩的金融产品、完善转型金融发展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把握全球ESG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推进可持续金融实践。推动经营主体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推动金融机构将ESG纳入风控体系和公司治理框架,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加大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度,推动机构投资者开展ESG投资。(何杰: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革深圳市委会主委)
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足迹体系
当前,碳足迹标准亟待统一,尤其是面对欧盟即将实施的碳关税,我国作为其重要贸易伙伴,需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足迹体系。对此,周汉民建议,碳足迹标准应由国家层面主导制定,以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避免被外部标准“卡脖子”。同时,“鉴于碳的商品属性,统一标准还可促进碳交易市场发展,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观能动性”(周汉民: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范小云:建立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范小云建议,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以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一是要将绿色金融发展融入产业转型的全链条,以绿色金融发展推动产业深度转型;二是在全社会形成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共识,实现金融领域的绿色化转型;三是在绿色金融发展的早期,需要得到财政、产业部门的充分支持,以确保绿色金融能够顺利起步,平稳发展。(范小云: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来源|绿色金融C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