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银行凭借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荣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发布的《PRB全球优秀案例》(Responsible Banking Case Study Series—Banking on Sustainability: From Principles to Practice),成为中国首家参与该案例研究系列的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ING)、加拿大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等国际金融机构共同分享实践经验,展现了其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创新成果。

公司治理与利益相关方参与
江苏银行总部位于中国南京,是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于2021年签署了《责任银行原则》(PRB)。江苏银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以提升人类福祉为核心,特别关注金融向善。该行通过全面的治理框架将可持续性融入其运营中,使绿色金融成为核心支柱,这一方法确保江苏银行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江苏银行利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的投资组合影响分析工具来衡量其影响,并最初确定了气候稳定和普惠金融。2023年,江苏银行更新了其影响目标,将其可持续性战略的重点从普惠金融转向循环经济。江苏银行将其实践与全球标准对标,并与PRB社区合作,交流良好实践。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将可持续性付诸实践的关键,该行的绿色金融治理结构分为三个层级: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运营部门。董事会通过战略与ESG委员会监督可持续发展、ESG治理框架和绿色金融倡议。该委员会向董事会汇报,确保ESG治理和绿色金融倡议与银行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高级管理层设立由董事长任组长的“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导小组下设由总行行领导任组长,29个部门和子公司组成的绿色金融工作组,这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审查全行的绿色金融活动,评估实施进展,并讨论进一步行动的领域,包括PRB的实施。
在运营层面,江苏银行设立了绿色金融部门,并在分行层面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包括绿色金融委员会、专业团队和绿色金融活动的绩效监控系统。截至2023年底,有11家分行参与了绿色金融运营,为全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做出了贡献。
为提升内部能力,江苏银行提供关于PRB和绿色金融的强制性培训计划,包括为新员工提供的60多门网络课程。2024年,江苏银行启动了绿色金融讲座系列,这是由其绿色金融部门主导的培训计划。该系列涵盖了广泛的ESG原则、气候风险管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等关键主题,并吸引了全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利益相关方和全球倡议作为进步的催化剂
江苏银行与各类利益相关方互动,并参与国内外倡议,使其可持续性实践与更广泛的可持续性目标保持一致。
在国内层面,该行参与了由国家金融监管局(NFRA)和中国人民银行(PBoC)领导的监管和行业倡议。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的绿色信贷委员会中担任副主任,在人行组织的绿色金融委员会中担任成员,并且在江苏省银行业协会的绿色金融委员会中为创始理事单位。
江苏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绿色金融委员会(NGFC,以下简称绿金委)委托的可持续金融研究项目做出了贡献。作为绿金委牵头的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的成员,江苏银行在推进生物多样性融资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布了关键报告,包括《基于<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研究》《金融支持自然和生多样性活动目录》《银行业金融机构生物多样性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支持生物多样性的绿色项目目录及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这些报告为评估金融部门内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了框架,并支持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
在国际层面,江苏银行参与了旨在增强透明度和推进可持续金融实践的合作倡议。这包括其参与中英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组,并自2018年以来为年度披露实践报告做出了贡献。银行还参加了中德可持续金融专家对话组织的研讨会。
作为2024年中国认证减排(CCER)市场重新启动的准备的一部分,江苏银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加强江苏银行在碳交易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支持客户实现碳减排目标,同时与银行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此外,江苏银行还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探索碳排放配额的融资机制。
推动绿色产品和ESG风险管理的金融创新
江苏银行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支持国家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将ESG因素整合到其风险管理框架中。
投资组合调整以管理风险
自2013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 )合作开展能效项目以来,江苏银行于2021年将其ESG风险管理框架扩展到所有项目融资和资产负债表基础交易中,利用专有的ESG评级方法。到2023年,我行已对超过14000家对公客户进行了ESG评级评估。
江苏银行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路径, 在绿色金融战略中的一个关键创新是“苏银绿金”(SYGF)系统,该专业系统致力于助力绿色企业识别、自动计算环境效益,并根据客户的绿色资质对客户进行分类。该系统还致力于缓解漂绿风险,确保江苏银行的融资活动与绿色金融原则保持一致。
绿色金融支持系统:促进客户向绿色转型
江苏银行开发了绿色金融支持系统,将环境指标整合到其运营中。该行的信贷分配指南优先向节能和低排放行业发放贷款,同时限制对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的信贷。这种方法确保银行的贷款组合支持专注于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行业。对于制造业企业,江苏银行的尽职调查过程包括一个ESG风险评估模块,该模块评估环境评级、罚款、ESG得分、碳排放和废物处理实践。这些评估的结果影响贷款限额、定价和批准等关键流程。环境信用评级较差的公司(例如,红色或黑色评级)被列入强制控制名单,防止贷款的批准和发放。
江苏银行的绿色金融战略优先考虑“气候稳定”和“循环经济”,其投资组合分析覆盖了其资产的85%以上。截至2023年,银行发放了412亿元人民币的清洁能源贷款,平均年增长率为50%。它还减少了对高排放行业的风险敞口 超过290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PRB框架目标的30个百分点。
江苏银行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
ESG优惠贷款:这些贷款将利率与企业客户的ESG评级挂钩,到2023年底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
碳账户挂钩贷款:这些贷款根据碳排放的减少提供优惠利率,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向更环保的运营转型。
绿色票据贴现:该产品为从事绿色项目的企业提供较低的利率,2023年的总贴现金额为177.7亿元人民币。
绿色金融资产支持证券(ABS):近10亿元人民币投资于绿色金融ABS,促进了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
生态系统和碳汇贷款:银行提供如生态系统总生产(GEP)质押贷款和海洋海藻碳汇贷款等产品,旨在为生态项目融资。
在零售银行领域,江苏银行在其手机银行应用程序中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允许客户跟踪他们的减排行动并参与绿色能源实践。“绿色出行”倡议为城市公共交通提供折扣,鼓励低碳出行,截至2023年底,促成了14.6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消费交易。
来源|江苏银行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