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是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的副会长单位。近日,中国银行正式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治理)》,全景回顾了2024年中国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服务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责任实践和显著成效,向社会和公众展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大行形象。
逐绿而行 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银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精耕细作、久久为功,持续打造“中银绿色+”全球品牌,推出五大类数十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强化对客户ESG风险的管理,将环境(气候)、社会和治理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绿色理念内化于集团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推进绿色网点、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在办公和采购活动中充分践行绿色理念,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可持续的新动能;积极服务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十余个绿色和ESG相关倡议及机制中履职尽责,参与一系列绿色与可持续相关标准制定、前沿课题研究及交流合作,与国内外伙伴共话共商绿色发展。
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合人民币4.0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03%;承销境内和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位列银行间市场第一、彭博“全球离岸绿色债券”排行榜中资同业第一;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过千亿元;总行大厦、中银香港大厦、境内一级分行共39栋主要办公大楼全部实现运营碳中和。
倾力而为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国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奋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排头兵,全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打造与科技创新相适配的政策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动态、全面、多维地满足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建设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市场主体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覆盖面;强化金融惠民利民,围绕养老、消费、住房、教育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百姓幸福生活;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助力员工在包容平等、开放和谐的职场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乡村振兴、防汛救灾、科技教育、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公益实践。
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为10.29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91万亿元授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6.31%;建成普惠金融特色网点4,707家,涉农贷款余额增长25.01%;养老金受托资产规模2,590.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44%;各级机构(含中银香港)全年投入捐赠资金超过1.40亿元,开展公益捐赠项目超过300个。
因势而新 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中国银行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董事会和监事会围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议题,在社会责任和ESG领域发挥决策引领和建设性监督作用,推动ESG理念在全行落地生根;积极开展“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传承中国银行红色基因”活动,推动全员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持续营造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集团全面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化发展新动能;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坚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报告显示,中国银行的责任实践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2024年,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被《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佳ESG银行”,明晟(MSCI)ESG评级为“AA”级。
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开展专业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金融企业之一,已连续18年用专业报告形式,向社会各界详细介绍集团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务实举措。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银行将继续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新篇贡献更大中行力量。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治理).pdf
6387919079915458092646119.pdf
来源|中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