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ESG投资与绿色金融已然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竞争的全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正全力打造跨境金融合作标杆范例,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推动跨境绿色金融合作,鼓励大湾区企业通过跨境融资渠道获得绿色项目资金,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可持续发展。
深圳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于2025年初率先发布的《关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要以跨境融资为重要突破口,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构建涵盖境内外市场的绿色银团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金融工具,为大湾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持。2025年3月,《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 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以构建ESG生态体系为重点,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助力深圳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为积极探索ESG与跨境绿色金融领域的业务机遇及合作路径,4月28日下午,以“关爱地球·绿动湾区”为主题的“大湾区ESG发展与跨境绿色金融专题活动”在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局指导,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与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办,中诚信绿金国际有限公司积极协办,深圳上市公司协会、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亚太区贷款市场公会(APLMA)、大湾区金融家协会(GFA)作为支持单位为活动助力。
活动聚焦大湾区ESG发展及跨境绿色金融实践,围绕可持续信息披露、跨境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国际化赋能等关键议题展开,重点介绍深圳与香港在绿色金融与ESG领域的政策进展,探索粤港澳三地绿色金融与ESG投资的跨境合作创新路径及实践成果,旨在通过整合大湾区跨境金融资源,帮助深圳企业构建政策与金融双驱动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巩固深圳在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及辐射影响力。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以及专业智库的1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为大湾区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活动由大湾区金融家协会副主席杨珺皓主持。

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张素芬在致辞中着重指出,面临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下,ESG理念对企业发展和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意义重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绿色金融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正在成为大湾区深化金融开放,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
张素芬会长还介绍,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现代专业服务业的重要力量,服务领域涵盖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构建起审计鉴证、税务合规管理、跨境资本运作、ESG咨询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已为逾10万家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未来将锚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构建ESG专业服务体系,携手各方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湾区智慧”与“湾区方案”。

在主旨演讲环节,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以“把握可持续信息披露新机遇”为主题,深入分析国际趋势,并为企业实践提供方向指引,他指出,全球绿色发展加速,可持续信息披露对企业愈发关键,传统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有限,自2023年起,ESG等信息被纳入财务报告,企业信息披露进入新阶段。深圳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典范城市,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2021 年实施的《深圳市绿色金融条例》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深圳发改委牵头制定的“ESG三年工作方案”有效促进了绿色金融生态圈各主体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财政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思路。
张政伟主任强调,当前国际ESG发展格局复杂,虽有部分国家和企业退出相关协定与倡议,但关注和参与ESG的主体数量持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未改,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人类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不断深化。在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方面,ISSB 准则正逐渐成为国际主流,35个司法管辖区决定使用或采取措施引入该准则,其覆盖范围涉及全球近 60%的GDP、40%以上的全球市值和6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非美国市场应用率达75%。企业应借助 ISSB 准则进行信息披露,提升竞争力,主动成为先行者、赋能者和塑造者,将外部挑战转化为自身发展机遇。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绿色发展处陈兴处长解读《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 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 年)》。深圳作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良好,2024年增加值达2439亿元、同比增 19.3% ,部分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50%,“新三样” 出口近千亿元,为 ESG 体系建设提供产业支撑。该方案重点服务产业绿色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到 2027 年,要形成良好 ESG 生态体系,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率,培育相关服务机构和先锋企业,制定多项标准指南。通过标准突围、分类攻坚、金融创新、数智赋能四大核心任务破解转型难题。
陈兴处长表示,ESG是国际竞争“通行证”,深圳将培育30家ESG先锋企业,联合“一带一路” 国家推广绿色技术,提升跨境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发布案例强化示范,还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推动深港澳“软联通”,完善保障机制,助力企业“走出去”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主任孙旭分享了深圳市绿色金融政策、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和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的进展情况,她表示,2025 年以来,中央层面密集出台绿色金融政策,深圳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发布多项地方和团体标准,涵盖金融机构投融资、企业 ESG 信息披露等多领域,同时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市级到区级,对绿色产业企业、绿色金融业务如信贷、保险、债券等给予资助和奖励;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积极加强与产业部门、各区政府的政策协同,强化对在库企业(项目)的绿色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有序推进,2023-2025年金融机构披露水平不断提升,深圳市中小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试点持续推进,参考国际框架制定标准,部分企业已编制报告并在平台发布,还开发出与碳绩效挂钩的绿色金融产品,助力中小企业绿色发展。

中诚信绿金国际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沈双波分享了跨境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经验及行业动态。她表示,当前,跨境金融发展备受关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公正转型”理念,为跨境融资提供了新思路。深圳在绿色金融领域先行一步,出台相关金融便利化和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备受行业关注。香港在可持续金融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尤为突出,自 2021年5月起,已批出2.1亿港币的绿色融资补助,且资助计划延长至2027年,在服务费、第三方认证费用等方面给予高额补贴,最高可达250万港币和80万港币。香港致力于打造全球首选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中心,推动香港形成自身绿色金融标准。此外,香港金管局发布的可持续金融计划涵盖八项内容,聚焦企业、银行、政府政策等方面,对可持续金融披露、人才引进等提出明确要求。
沈双波详细介绍了跨境绿色与可持续融资流程以及公司的服务优势。她表示,中诚信绿金国际在跨境融资服务方面优势显著,作为中资机构参与香港ESG 评价工作组,具备多项资质,今年第一季度在第二方意见数据方面表现突出,市场占比达40% ,助力众多企业成功发行债券,凭借深入市场、专业高效等优势,推动香港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亚太区贷款市场公会(APLMA)中国委员会主席伍芝菁聚焦绿色跨境银团市场发展,深入探讨了绿色跨境银团贷款在支持大湾区绿色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创新模式。她介绍,2024年,香港ESG银团贷款市场实现显著突破,全年ESG银团贷款笔数达131笔,融资规模达3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92%,但受2025年一季度外部因素影响,贷款笔数和规模均出现下降。从贷款用途来看,一般企业用途占比87%,常见借款人为金融、公用事业等行业。她表示,亚太区贷款市场公会(APLMA)致力于推广和提升ESG贷款在亚太地区的发展,与国际组织LMA及LSTA合作发布新版绿色贷款原则,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开发,同步推进《过渡期贷款指南》编制工作,助力亚太地区能源转型与低碳经济。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联合金融机构、律所及ESG专家,推动绿色金融标准本土化,并深化与东盟国家监管机构合作,提升混合金融工具在区域内的应用。未来,APLMA将继续强化政策协同,为亚太可持续金融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持,加速“净零”目标实现。

“大湾区ESG与跨境绿色金融实践与发展”圆桌讨论环节,在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负责人谢文泓的主持下,六位来自金融、科技、物流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可持续信息披露、跨境绿色金融实践、ESG服务创新、绿色及转型金融业务、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中的供应链绿色化实践、大湾区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ACCA华南区总监谭颖敏指出,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需多部门协同,通过优化内部协作机制与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整体可持续能力,她强调企业应关注环境风险、供应链透明度等可持续发展因素,并将其纳入战略布局与风险管理框架。
中债金融估值中心可持续金融部副总监魏晓宁介绍了中债在ESG领域的专业服务,包括专注于基础数据与标准建设,通过统一标准、开发工具等举措助力跨境金融发展,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对接。
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助理王恒分享了该行在跨境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案例,包括将绿色属性纳入风险定价模型、提供便捷线上服务等,同时也在跨境金融方面积极探索。
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程渝淇介绍了华鹏飞通过升级物流系统、完善合规机制、培养内部人才,实现ESG评级跃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成功实践,她表示,高质量ESG信息披露体系不仅能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还可吸引长期资本关注。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ESG专业服务高级经理刘程曦介绍了欣旺达从组织和产品层面入手,通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实现电池产品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的成功经验。
中诚信绿金国际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特泽分析了大湾区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对比了境内外绿色金融评估的差异,他预计,绿色金融科技、一带一路绿色项目合作将成为未来重要方向。
此外,嘉宾们还从跨境交易可持续因素、大湾区可持续金融发展趋势、银行机遇以及ESG在跨境物流和制造业的应用等维度进一步深入交流。嘉宾们一致认为,深化跨境合作、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将是实现可持续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本次专题活动为大湾区ESG与绿色金融发展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从政策协同到市场实践,从企业转型到跨境融资,不仅为政策制定与市场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更通过多方联动,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效应。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继续深化跨境合作,探索绿色金融创新模式,为全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湾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