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情况
符合《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债券约占存量绿色债券两成。截至2025年3月末,银行间市场共存续1055只绿色债券,存量共计1.76万亿元。其中符合《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债券共246只,占全部存量绿债的23.3%;发行总量3462.36亿元,占全部存量绿债的19.7%。
存续期债券中,分券种看,中期票据、商业银行债、政策性金融债、超短期融资券(SCP)、非银行金融机构债、一般企业债、一般短期融资券(CP)的发行只数分别为219、7、7、5、4、3、1只,发行量分别为2249、515、580、19、65、30、4亿元。

图1 分券种统计图
分主体评级看,AAA、AA+、AA、无评级的发行只数分别为210、30、4、2只,发行量分别为3242、156、9、55亿元。

图2 分主体评级统计图
分经济活动看,发行只数占比前三的子行业为:D1.3风力发电(30.06%)、D1.1太阳能光伏发电(25.95%)、H1.1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20.89%);发行规模占比前三的子行业为:H1.1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27.74%)、D1.3风力发电(25.66%)、D1.1太阳能光伏发电(18.19%)。

图3 分目录统计图
交易情况
2025年一季度,《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成交量为514.3亿元,同比减少32.6%,环比减少27.3%,占所有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成交量的比例为23.5%,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中,中期票据、政金债、商业银行债成交较多,金租公司金融债和短融成交较少。分券种看,2025年一季度,中期票据、政金债、商业银行债、超短融、金租公司金融债和短融成交占比分别为82.8%、7.6%、5.4%、2.2%、1.0%和1.0%。
《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中,证券公司和银行成交最活跃。分机构类型看,2025年一季度,证券公司成交占比33.6%,其次是银行、基金、私募资管、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占比分别为21.8%、18.5%、15.5%、5.4%和4.1%。
基金、私募资管、保险资金为主要的净买入方,分别净买入38.7亿元、21.5亿元和18.6亿元;银行和证券公司为主要的净卖出方,分别净卖出52.0亿元和22.3亿元,这或与银行和证券公司作为债券承销商或分销商通过二级市场卖出有关。
指数运行情况
2025年3月31日,CFETS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指数、CFETS共同分类目录高等级绿色债券指数、CFETS共同分类目录投资级主题绿色债券指数分别收于111.3356、111.0223、110.8142,较上季度末上浮0.03%、0.01%、0.01%。

图4 CFETS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系列指数收盘数据
注1:
经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评估的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中国存量绿色债券共397只,其中到期151只,246只在存续期。
来源|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