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清洁能源链专题会上,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主任陈涛披露,今年1—5月全国核发绿证10.93亿个,累计核发量已突破60亿个。目前,中国绿证核发质效、交易规模与应用场景均实现显著突破,配套政策机制持续健全,标志着我国绿色能源市场化进程提速。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效显著。截至3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9.66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总装机比重达57.3%,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超40%,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陈涛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推动者,正逐步成为全球绿色发展新高地。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绿色身份证”,其制度建设备受关注。陈涛介绍,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绿证制度体系,虽然各国制度设计不尽相同,但均遵循“可追溯、可交易、不可重复使用”的核心准则。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绿证制度,形成涵盖绿证核发、交易、应用、核销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确保了中国绿证可有效、准确、可靠地追踪可再生能源生产和使用全过程信息,为国际规则认可中国绿证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基础。今年3月,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正式宣布全面认可中国绿证,标志着中国绿证正式从国内市场迈向全球,国际认可度与影响力显著提升,为绿色消费提振信心。
陈涛介绍,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国,中国正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绿证市场,并计划从三方面深化建设:
一是完善核发交易机制,稳定市场供给。大力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按照先行先试、分步实施的原则,率先在浙江、河南、广州等分布式项目资源丰富、电量数据归集基础良好的省份开展。规范开展绿证核发交易,强化信息系统支撑,引导绿证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绿证全国流通与优化配置。
二是拓展应用场景,激发消费需求。推动绿证与能源消费责任权重、碳排放双控等机制衔接,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并行,完善认证标准,强化社会绿色消费意识。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认可度。推动绿色电力标准国际化,深化与欧盟等地区的绿证互认;加强与RE100等国际组织的协作,帮助企业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将深度融入国际绿色贸易体系,以绿证制度创新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陈涛说。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