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是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的理事单位。中央结算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以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和数据库建设为抓手,着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标准先行,擦亮绿色底色
定量化、规范化的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减少绿色投融资双方环境信息不对称、防范“洗绿”“漂绿”风险。为助力解决环披标准缺失问题,在相关管理部门指导下,中央结算公司牵头编制《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金融行业标准并于2024年12月正式发布,该标准涵盖200余个细分绿色项目的40余个环境效益指标,针对每个项目设计了必填和选填指标,为绿色债券全面展现环境效益贡献提供标准参考。
此外,中央结算公司依托金融行业标准,牵头编制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要求》深圳地方标准,联合粤港澳三地20余家机构编制《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被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简称“湾区标准”)清单,为湾区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4月,厦门银行发行2025年绿色金融债(第一期)(25厦门银行绿色债01),率先应用《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金融行业标准开展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该债券投向绿色建筑及水体生态修复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3288.77吨。
数据赋能,激发绿色动能
随着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制度向纵深推进,全面准确的绿色数据对于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结算公司打造国际首个集中展示债券环境效益信息的数据库——中债-绿色低碳转型债券数据库,为市场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绿色及可持续债券数据服务。
今年6月,在覆盖境内外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数据基础上,该数据库扩容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主题债券,持续扩展债券品种覆盖范围。中央结算公司参照境内外主流要求及规范性文件,筛选识别具有监管认可标识、募集资金投向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领域债券,累计识别我国境内市场公开发行债券3500只,发行规模约7.5万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数据库入库境内外公开发行的GSS+(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挂钩、社会责任主题、可持续发展主题)债券超10000只,发行规模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涵盖境内外2100余家发行人。
除海量数据外,该数据库提供包括可持续概念、标准符合情况等可持续标签,及债券、项目、挂钩目标等多维度环境效益数据统计服务,能够充分支持市场跟踪研究主题债券发行情况及环境效益实现情况,服务主题投资、统计研究、市场监测等应用场景。
此外,中央结算公司依据《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等政策文件及自研成果,针对国家权威绿色行业目录涉及的绿色项目建设环境效益测算工具,系统整合信息来源分散的测算参数,为用户提供可通过项目运营数据便捷测算绿色项目预期实现环境效益的服务。环境效益测算工具现已覆盖全量可量化测算数据的154个绿色行业,支持测算碳减排量、节能量等22个核心环境效益指标。
下一步,中央结算公司将继续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深耕绿色标准和数据库建设,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助力谱写绿色金融新篇章。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