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念)的重要论断。二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不断深化推进,绿色金融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两山”理念的重要践行者。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过去二十年我国金融业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历程与成效,并展望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的未来。
“十一五”期间:“两山”理念提出,绿色金融萌芽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日益得到重视。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两山”理念生动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此后,我国对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2006年我国出台的“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2007年,《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出台,提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产品。2007年,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严格信贷环保要求,防范信贷风险;银监会出台《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制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授信政策和操作细则,同时支持节能减排行业和项目。金融机构开始行动,2006年,国际金融公司(IFC)与兴业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创新损失分担模式,推出能效融资贷款。银行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按照自身的信贷审批流程,向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IFC对相关贷款提供本金损失分担和技术援助。后续多家商业银行加入此合作模式,该损失分担创新模式亦成为中国金融机构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范例。
“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开启,绿色金融起步
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战略布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在“两山”理念提出的第十年,我国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通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列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这段时期,中国绿色政策不断完善,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多部法律法规,连续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众多关于环境领域的政策和制度。
中国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开始建立,绿色债券呼之欲出。2012年,银监会印发了《绿色信贷指引》,成为中国绿色信贷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随后几年间,原银监会陆续发布了《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并对全国21家主要银行进行绿色信贷自评价工作。由此,我国逐渐建立起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以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为两大基石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绿色金融债券,中国绿色债券市场随之开启。
在政策的推动下,更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支持领域范围逐步扩大。2013年,我国21家主要银行(涵盖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发布《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均表示将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投入。银行支持绿色项目的范围从能效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扩大到污水处理、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等领域。
“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绿色金融迎来新机遇
“两山”理念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写入宪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首次将“美丽”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同时将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2018年3月将生态文明写入我国宪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出台,绿色金融体系逐步建立。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框架体系的建立。2017年与之相关的分工方案推出,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统计制度不断完善,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在与原中国银监会绿色信贷标准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加入了绿色信贷国标行业分类统计,绿色信贷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形成激励,2017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了《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对主要银行先行开展绿色信贷业绩评价;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将绿色信贷业绩评价范围从原来的二十几家全国性主要银行扩展至全部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标准取得突破,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成为我国关于界定绿色产业和项目最全面最详细的指引,成为绿色金融通用基础标准,随后我国绿色信贷标准、绿色债券标准均以该目录为基础进行更新修订。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随着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标准和制度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市场被持续激活,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绿色债券余额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十四五”期间: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绿色金融规模化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2020年9月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并提出了四大举措——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将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开启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强调“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
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将继续为支持我国绿色转型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步入新征程,我国也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是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下的重要支撑保障政策之一,围绕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信息披露、产品和市场发展、政策协调和制度保障、风险防范、国际合作六大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措施任务,形成了我国下一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指引。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对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落地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发展,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ESG风险管理,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2025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按照此前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聚焦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施工图,围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组织保障四大方面对具体任务与措施进行部署,并首次明确提出“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占比明显提升”的目标。
我国绿色金融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引领者。在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在绿色债券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根据万得资讯的数据,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67万亿元,存量规模2.24万亿元,居全球前列,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品种不断涌现。我国持续在G20、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等国际合作平台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发展,并发布《中欧共同分类目录》《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并推进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
继续谱写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当前,在复杂的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全球“绿色化”浪潮有所弱化。美国在特朗普再次上台后气候与ESG政策急剧转向;欧盟作为全球绿色发展先锋,一方面在提升经济竞争力压力下对ESG相关监管政策出现重大放松,另一方面也使其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壁垒色彩愈加浓厚。但是,面对国际气候合作的不确定性加剧,中国仍将基于自身国情能力和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地坚持“两山”理念,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我国绿色金融将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聚焦支持传统行业及能源的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效应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宗旨,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风险管理与可持续信息披露,以更坚定的金融担当、更专业的服务能力,持续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作者|鲁政委 钱立华「兴业银行,鲁政委系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中国金融》202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