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以较低的融资成本为基建融资注入新的活力,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本文梳理了绿色债券支持基建融资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债绿色债券数据库数据统计了绿色债券支持重点基建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并针对促进绿色债券更好支持基建融资发展,提出推进绿色债券品种创新、完善信息披露、实施激励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绿色债券 基建项目 环境效益 信息披露
2022年,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动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绿色基建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专业要求高,在发展中会面临融资渠道较窄、融资规模有限的现实问题。绿色债券具有覆盖面广、融资成本低、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以解决绿色基建项目的融资难题,有效匹配社会资本和绿色基建项目融资的供求关系,在绿色基建项目的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基建融资精准补短板。
绿色债券支持基建融资的基本情况
(一)响应“双碳”目标,支持基建融资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提升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对支持绿色基建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设施建设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支持的重点,据笔者统计,在《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203个绿色行业中,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绿色行业数量达70个,凸显了基建在绿色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新能源发电、绿色交通、园区建设等领域,绿色债券为其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总体而言,基建项目实现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支持绿色转型效果突出。
近年来,我国支持基建的“投向绿”1债券规模稳步扩大。根据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中债绿色债券数据库”)2数据,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支持基建的“投向绿”债券已发行超过2300只,累计规模达4.7万亿元,约占“投向绿”债券总发行规模的七成。2016—2019年,每年发行支持基建的绿色债券规模均在3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2020年,支持基建的绿色债券规模迎来大幅增长,发行规模从2019年的4845亿元增加至10242亿元,是2019年发行规模的2倍多,发行只数也由253只增长至514只。2022年,支持基建的绿色债券规模超过1万亿元(见图1)。
分类来看,绿色地方债和绿色政府支持机构债支持基建的累计发行规模分别为1.56万亿元和1.52万亿元,合计约占投向基建绿色债券总规模的60%。支持基建的绿色金融债、绿色信用债等发行量也稳步提升(见图2)。
在绿色信用债中,支持基建已成为绿色企业债最主要的募集资金用途,总数达385只,债券发行规模超5000亿元,占“投向绿”企业债总规模的88%。
(二)助推绿色转型,绿色债券支持基建融资的成本优势凸显
近年来,绿色债券市场相关制度逐步完善,在政策的积极影响下,绿色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成本优势凸显,为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具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于2021年7月实施,此后,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绿色债券占比从72%上升到84%,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优势(绿色债券发行利率低于可比普通债券的价差)由2021年9月之前的6BP扩大到9月之后的11BP。按照绿色债券市场单个发行人平均45亿元的存量规模估算,发行绿色债券平均每年可为单个发行人节省近500万元的财务成本。
对于资质较好的基建行业发行人,绿色债券发行价格优势更为明显。例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公司”)于2020年3月发行“20三峡GN001”,其发行价格与对应收益率曲线上的价格点相同,无明显成本优势(见图3)。2021年11月,三峡公司发行“21三峡GN015”,发行价格低于对应收益率曲线上的价格点26BP,明显低于当天同资质发行人同期限可比发行利率(见表1)。对比可见,三峡公司等资质较好的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的价格优势显著扩大,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对绿色债券二级市场成交价格进行研究可发现,其价格优势自2021年9月开始显现。
具体来看,在2020年至2021年8月末,在二级市场绿色债券与非绿色债券相比无明显价格优势。据中债金融估值中心统计,自2021年9月以来,有较高比例(60%)的绿色债券成交价格低于非绿色债券,绿色债券的成交价格优势(绿色债券成交利率低于可比普通债券的价差)由此前约0.4BP扩大到约2.5BP。可见,政策效果开始由一级市场传导至二级市场,绿色债券的成交价格优势初显。
绿色债券支持基建融资的环境贡献
(一)绿色债券助推传统基建行业绿色转型
近年来,支持基建项目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类型不断丰富,各类基建项目对绿色债券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绿色债券给基建绿色转型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交通、电力、建筑为基建领域中发行绿色债券最多、规模最大的行业(见图4)。2016年,交通、电力、建筑行业分别发行了1428亿元、433亿元、347亿元绿色债券;2022年前11个月,上述行业分别发行了1718亿元、1906亿元、271亿元绿色债券,为基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电力行业的绿色债券融资规模增速最快,支持光伏、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持基建的“投向绿”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五大绿色类别,涉及70个细分绿色行业。客运铁路、城乡公共交通系统、污水处理设施、风力发电设施、太阳能利用设施、大型水力发电设施、综合管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生物质能源利用设施是“投向绿”债券支持力度最大的10项基础设施(见图5)。其中,支持客运铁路行业的“投向绿”债券规模最大,达到1.87万亿元。
(二)绿色债券募投基建项目产生显著环境效益
“投向绿”债券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根据中债绿色债券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在用于基建融资的绿色债券中,披露环境效益的债券只数占比约为50%;从募投项目信息披露情况来看,其平均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3为35.5%;从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披露情况来看,“替代化石能源量”的指标披露完整度4最高,达到75.4%,“碳减排量”指标披露完整度次之,达到53.6%。
根据中债绿色债券数据库的环境效益数据,在主要指标中,截至2022年11月末,支持基建且已披露环境效益的“投向绿”债券募集资金所投向的绿色基建项目约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5亿吨/年5,二氧化硫减排223万吨/年,氮氧化物减排141万吨/年。由于已披露环境效益的“投向绿”债券占支持全部基建“投向绿”债券样本量的1/2,据此估算,全部支持基建“投向绿”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的绿色项目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3亿吨/年,二氧化硫减排445万吨/年,氮氧化物减排282万吨/年(见表2)。
对绿色债券更好支持基建融资的建议
(一)推动支持基建的绿色债券产品和服务创新
在我国基建投融资活动中,地方政府发挥着核心作用。建议探索推动绿色地方政府债发行试点,在现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框架下完善绿色地方政府债发行要求,按照中债绿色指标体系6进行环境效益信息披露;鼓励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盘活基建资产,推动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绿色资产担保债券、绿色贷款抵押债券发行,提升绿色基建融资的多样性、便利性;支持依托绿色基建中优质、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存量资产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鼓励基建领域企业创新发行绿色可续期债券和项目收益债等结构化绿色债券产品,拓展基建类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二)鼓励披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全面量化绿色基建的环境贡献
鼓励发行绿色债券的基建项目在发行前和存续期都按照中债绿色指标体系进行信息披露,实现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的标准化披露和可计量统计,提高基建项目信息披露质量,有效防范“洗绿”“漂绿”风险。在中债绿色债券数据库集中展示绿色债券募投基建项目的环境贡献,提高绿色债券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对绿色债券募投项目的监督检验。推动建设统一的全国绿色项目库,建议项目库中所有项目按照中债绿色指标体系披露具体的环境效益。
(三)对基础设施绿色融资提供激励政策
建议适度放宽绿色基建领域项目资本金的最低比例7要求,加大绿色地方债对基建融资的支持力度。建议优先选择募投基建项目符合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要求的绿色债券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质押品池,降低商业银行持有绿色债券的风险计提。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基建项目加快转型,如加大对与基建有关的转型主体及其转型活动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扶持力度,设立地方低碳转型引导基金,对转型活动给予政策性担保、贷款贴息、风险分担等支持措施。
注:
1.“投向绿”债券是指募集资金投向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气候债券分类方案》等绿色债券标准之一,且投向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规模在募集资金占比不低于50%或者发行人主营业务占比不低于50%的债券。其包括贴标绿色债券和非贴标绿色债券。
2.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网址为https://sso-v2.chinabond.com.cn/login
3.募投项目信息披露完整度为实际披露的环境效益指标数量占项目对应行业所有环境效益指标数量的比例。
4.指标披露完整度指在所有绿色项目中,某一环境效益指标实际披露的数量占该指标应披露数量的比例。
5.债券投向绿色项目所产生的环境效益=本期债券用于绿色项目的金额×(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环境效益/项目总投资金额)。
6.参见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 (https://www.chinabond.com.cn/cb/cn/xwgg/ggtz/gsgg/zytz/20221114/161584703.shtml)。
7.2019年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以省为单位,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占该省份专项债规模的比例可为20%左右。
来源|债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