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从五大方面提升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年内设立数字政策办公室,建立超算中心,以及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补贴等。

4月12日,主题为“智创无限 成就可持续未来”的2024数字经济峰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德国、中东、亚太及东盟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 位业界和商界翘楚,将通过50多场主题演讲及讨论,分享关于科技创新应用、现代数字经济和智能城市发展等领域的真知灼见。
“数字经济峰会已成为香港年度创科盛事,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枢纽,并在2022年12月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五至十年的香港创科发展制订清晰的发展路径。”在开幕式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今年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也推出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措施,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应用。
作为香港重要的科创基地之一,数码港汇聚了超过200家企业,涵盖金融科技、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数字娱乐、绿色科技、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数码港主席陈细明表示:“数码港作为香港数码科技旗舰及创业培育基地,一直致力推动香港成为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数字经济为企业业务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为整体经济带来无限机遇。希望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及绿色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智慧城市的构想,创造绿色环境,提升大众生活质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先生宣布,经过多轮详细研究和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12项核心建议。其中有些已经在实施当中,有的是正在酝酿中。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一是加强香港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其中一项核心工作是今年成立数字政策办公室。该办公室将全面负责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数字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发展是其使命。
二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这包括增强5G网络的使用和覆盖范围,鼓励建设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进一步促进电子支付,推出“IAM Smart”的业务版等。
陈茂波表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工作,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算力支持。香港现在正在建设超级计算中心,服务于企业、学术和研究机构的算力需求。其第一阶段的服务最快将于年内推出。
三是促进本地和跨境数据流动。他表示:“在本地,我们将努力鼓励公共和私营部门开放更多数据。我们还将扩大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运营的商业数据通(Commercial Data Interchange, CDI)的覆盖范围。商业数据通帮助企业在与银行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通过向银行分享其数据,助力企业更便利地获得贷款。截至2023年底,商业数据通已促成了超过1.3万份贷款申请,贷款总额约为120亿港元。”
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陈茂波表示,香港是内地和全世界数据交汇的地方,这是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享有独特优势的一个领域。
他表示,作为国际大都市,香港一直享有不受限制地获取国际数据的权利。现在,香港与内地的数据跨境流动正在取得良好进展。2023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签署《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2023年12月,香港推出了一项试点计划,以促进银行、信贷参考和医疗保健部门的个人信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流动。在审查了试点计划的结果后,这一措施将扩展到其他部门。
陈茂波认为,上述措施及未来即将推出的措施,将促进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跨境服务,并使香港的企业和民众受益,同时鼓励更多人工智能和生命科技研发活动在香港开展。
展望未来,陈茂波表示:“我们发现,国际数据交易已显而易见地成为推动城市产业蓬勃发展的潜在力量。有鉴于此,我们已委托一个专家组研究如何最好地在香港开发强大的数据交易系统。”
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在这方面,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适应数字化转型和从事数字化转型的能力非常重要。为此,陈茂波说:“我们将支持和激励中小企业通过采用电子支付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能培训。”
就在3月底,香港数码港就针对食品饮料领域的中小企业推出了试点补贴计划,支持中小企业购买包括数字支付解决方案、在线促销和客户管理在内的现成数字解决方案。零售行业将是下一批受益的行业。
最后,制定可持续的人才战略。陈茂波表示,香港将继续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以及从香港以外吸引人才和科技企业,来吸引、留住和培养数字人才。香港还将努力提高数字化 ,提升整个数字生态的竞争力。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