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各地市陆续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各地纷纷提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广州
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扩大碳交易覆盖范围和交易品种。推进节水降损,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加快城市物流配送、环卫车辆等新能源替代。出台激励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提质扩面,培育发展智能建造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花都、从化县域“光伏+建筑”试点。
深圳
2月2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加快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含绿量”。发展壮大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鼓励发展再制造,加强动力电池、光伏板等回收利用,扩大二手电子产品、二手车交易和出口,建成光明能源生态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50%,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提升至35%。加强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电池、高效光伏、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争当全球新能源核心技术、关键产品、标准体系和成套解决方案的供给者、引领者。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碳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扩大绿电绿证交易。提升交通运输清洁化水平,新推广新能源汽车30万辆以上。推进绿色建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冷热电联供等示范应用,新增绿色建筑2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2000万平方米。深化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新推出气候投融资项目100个以上,推广“降碳贷”,新增绿色贷款1800亿元。
东莞
2月27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吕成蹊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新建森林步道、碧道82公里,新增180个口袋公园、600个绿美巷道,稳定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让城市更加绿色。
珠海
2月20日,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代市长吴泽桐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在产业园区、工业制造等领域开展降碳试点示范,培育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厂。推动绿色建筑高等级规模化发展,打造更多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新建建筑装配式比例不低于36%。推进金湾区和斗门区“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在高新区探索城市微电网试点。
佛山
2月20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白涛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改造,加快培育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力争新增绿色制造示范项目20个,稳步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力争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35%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广“换新+回收”“互联网+回收”新模式,畅通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链条。
惠州
2月19日,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代市长陈宇航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推动5家以上企业列入国家绿色制造品牌名单,完成60家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持续提升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效。推进大亚湾CCS/CCUS集群项目建设,创新碳账户试点等绿色金融。
江门
2月26日,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吴晓晖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肇庆
2月20日,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许晓雄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臭氧和细颗粒物协同控制,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实施重点污染河涌综合整治攻坚,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河道清淤,提升水系活力。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减量,建成封开、怀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完善建筑垃圾规范化集收运处理体系,加快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和智慧化管理平台。严格固废跨区域规范处置,完成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加快鼎湖山示范性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等生态修复治理。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抓好肇庆高新区、端州区碳达峰试点。
汕头
2月19日,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市长陈涛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化工、造纸等高能耗行业落后产能退出,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打造低碳、零碳绿色循环园区。建设“无废城市”,强化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安全处置全链条监管,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主体,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打造低碳、零碳社区。在汕头高新区探索构建数智双碳管理平台,提升碳数据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绿色竞争力。加大海洋、光伏发电、废弃物回收等领域碳汇(碳普惠)项目开发力度,依托国家、省碳交易平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和建筑废弃物处置终端,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处理、节约循环利用,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汕尾
2月25日,汕尾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郑海涛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深入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统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申报碳普惠项目3个以上,严格“两高一低”项目环境准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高标准实施品清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绿色发展EOD项目。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力争新建公共机构、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完善充(换)电、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出租车企业、物流企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力争新能源出租车占比超80%。加快推广陆河县“垃圾不落地”做法,倡导全员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推进陆丰核电绿色能源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河源
1月22日,河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李勇平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要以更高标准抓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用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16条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林权、林场制度改革,提高林地经营流转率,促进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拓宽“由绿及美、由美及富”通道。统筹抓好油茶、竹子、中药材“三篇文章”,实施“1136”工程,打造1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10万亩可持续经营竹产业基地、3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推动油茶一二三产并举,重点发展中高端产品及副产品,形成产品矩阵,力争林业产值突破60亿元。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不断挖掘培育“森林粮库、钱库”。推动健全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激励机制,推进东源县GEP核算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水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环境权益交易,鼓励开发申报碳普惠项目,加快推动价值转化。
清远
3月3日,清远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代市长陈金銮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突出绿美生态建设引领,打造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清远样板,高质量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高发展含绿量、含金量。大力推进林长制,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突出抓好“山上、山下、干线”绿化,完成林分优化18.4 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0万亩以上,基本建成第一批9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积极创建岭南国家公园,扎实做好阳山秤架、连州潭岭、英德新岭入口社区建设。深化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创建,推进北江碧道、南粤古驿道建设,新增碧道20公里、口袋公园12个。积极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建设 5 条城乡一体绿美提升景观带,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绿美城乡、秀美山水的喜人变化。
潮州
2月20日,潮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刘胜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进一步擦亮绿美潮州生态底色。实施绿美建设“六大行动”,完成林分优化6.6万亩、新造林抚育6.6万亩、森林抚育2.98万亩。开展森林拥城增绿、园林精品提升、花园城市添彩和“四旁”、“五边”绿化美化等系列行动,新种苗木66.2万株。扩大乡村绿化果树种植范围,种植果树8万株以上,建设果树绿化示范点11个。严格落实环保督察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推进枫江深坑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工程二期项目,巩固沟尾溪、凤水干渠等达标基础,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阳江
2月25日,阳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余金富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着力擦亮绿色低碳发展底色。推进植绿护绿扩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节能降碳行动,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梅州
2月25日,梅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王晖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企业、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降耗升级,谋划推动EOD等开发模式,促进产业与生态环境治理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改革三年试点,全面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探索推进“国储林+”模式,抓好山木林药产业园试点项目,全链条发展林下经济和种植养殖、精深加工、销售等,提高林地产出率,延伸林业产业链条。继续争取举办第三届广东林业博览会,壮大我市林业产业规模。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抽水蓄能等,因地制宜推广地热能等能源利用,抓好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绿色出行等行动。
云浮
2月21日,云浮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李庆新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努力把生态的“含绿量”转化为发展的“含金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工程,推动石材、水泥、硫化工、钢材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加快打通“两山”转化路径。科学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加快推进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华润郁南欣茂风电场等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30万千瓦。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