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3月28日在2025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2025MIECF,简称“澳门环保展”)上发布。全球会展行业净零碳活动(NZCE)中国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也于同期举办。

《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发布现场
《指南》由澳门展贸协会与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联合发布,并经粤港澳大湾区18个来自会展、低碳、环保、能源及碳中和认证等专业领域单位,以及32位专家共同编写及完成。
澳门招商局主席余雨生、澳门环保局副局长许志梁、横琴深合区经发局文旅会展商贸处处长林衍杰、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理事长关治平、国际会议产业联席委员会执行总监Alexander Alles、国际展览业协会亚太区总监Mark Cochranc及中国贸促会驻澳门办事处副总代表舒寰等嘉宾在发布会上见证了《指南》起草及使用单位代表的共同宣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赵黛青致辞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会展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国际合作的“绿色名片”。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推动低碳会展模式成为关键课题。《指南》结合了大湾区会展业的特色,提出了涵盖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路径,包括碳排放核算、减排措施、碳抵消机制和信息披露等关键指引。该《指南》为会展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行方案,助力大湾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澳门展贸协会及澳门低碳发展协会会长林中贤在致辞中指出,《指南》为大湾区各会展城市提供了清晰的碳中和指导框架。推动澳门会展业绿色转型,需要政府、业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林中贤表示,未来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促进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澳门会展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国际会展活动落户澳门及大湾区,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期望在国际及国内权威机构和粤港澳大湾区会展城市的支持下,共同努力将澳门打造为亚太区绿色会展中心,并擦亮澳门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金名片”。
作为《指南》的实践范例,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MIECF)在同期宣布实现第三次展会碳中和。本届展会通过应用《指南》标准,主动削减场馆能源、物流运输、搭建耗材等核心环节的碳排放,并定向采购大湾区内优质碳信用项目,实现碳抵消量与排放量的100%抵扣实现碳中和。
全球会展行业净零碳活动(NZCE)中国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同场召开,广州碳交中心双碳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石榴以《零碳展会不仅是公益,是共贏》为主题进行分享。石榴以近年参与的多个低碳会展项目为例,剖析了零碳展会的多重效益。她指出:“碳中和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更是会展行业突破同质化竞争、提升品牌价值的新机遇。”
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物流、减少废物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零碳展会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参展商和观众,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通过碳交易市场购买优质碳汇或碳信用,既能实现碳中和目标,又可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工作,塑造差异化品牌形象。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和《指南》的发布,标志着大湾区在会展业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广州碳交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与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乃至全国会展业的绿色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