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会上,广州、深圳、珠海、汕尾、湛江和香港作为大湾区代表城市依次作了精彩的城市推介,展现了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探索与丰富实践。
香港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动海洋事业的创新与发展。香港与广东、澳门聚焦海洋领域深化合作,在航运枢纽、海洋经济、海洋治理与保护三个维度勾勒出湾区海洋合作发展的蓝图。
强化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推动绿色智能航运
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深水良港,长期以来都是全球贸易与航运的重要枢纽。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及国际海事组织零净框架,香港正积极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和智能航运发展。通过推广使用岸电系统、打造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鼓励低排放船舶靠泊,探索新能源技术在航运中的应用,致力于减少航运业的碳足迹。同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透过跨业界协作与科技创新,构建港口社区系统,以全面提升海运、港口、物流及贸易业的竞争力。

香港葵涌货柜码头(图片来源:新华社)
深化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共建高水平合作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海洋经济领域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例如,香港凭借国际化的法律与金融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提供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专业服务。此外,香港将继续与广东、澳门共同探索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海洋旅游、海洋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经济高地。
加强海洋治理与保护守护共同海洋家园
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安全是粤港澳三地共同责任。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共享海事管理经验,推动船舶航行安全、海上救援、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协作,共同维护区域内的航行安全与生态平衡。
看细分领域,粤港澳大湾区游艇经济发展合作潜力巨大。近期,香港海事处正与广东海事局积极商讨“港艇北上”与“北艇南下”的具体实施细节,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今年4月,广东海事局发布了《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及配套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大湾区游艇产业协同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9月发表的2025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游艇经济,强调将优化游艇产业配套,包括优化访港游艇入境流程。
为落实这一规划,香港海事处将推行“拆墙松绑”策略,推出多项便利措施吸引更多游艇访港。关键措施之一是设立游艇动态监察系统并放宽对访港游艇的泊位要求,允许游艇无须在私人游艇会或码头预留泊位,即可在香港水域自由航行,并在政府指定水域内锚泊。这一举措既便利游艇访港,又保障港口安全,为游艇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海洋是粤港澳大湾区联通的纽带,香港将继续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以创新、绿色、合作为核心,与广东、澳门紧密合作,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香港力量!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