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以贯之。《决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这反映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认为,“五篇大文章”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确立的目标任务,学习贯彻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精心谋划、分类施策,通过奋力书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五篇大文章”成效初显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张奎表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近年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下,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货币政策工具为抓手,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金融组织体系和数字化转型,加大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和创新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参与制定出台“科金15条”、建立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优化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科技信贷评估体系,落实落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与货币政策工具精准衔接。截至目前,广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符合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要求的贷款2442亿元和136亿元,居全国前列。
绿色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动将绿色金融写入国家部委出台的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指导发行全国首单“两新”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绿色工具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政策工具的引导撬动下,截至今年9月末,广东绿色贷款余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普惠金融方面,聚焦涉农、民营、小微、创业、助学、消费等经济结构和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推动提升融资对接服务效能。截至今年9月末,广东法人银行累计获得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31.21亿元,扩大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发放2017.59亿元;投向普惠领域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1693.58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为抓手,推动金融机构开发差异化养老产业信贷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养老金融+”服务方案。截至目前,已推动金融机构发放首批符合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要求的贷款2140万元,筛选信贷支持普惠养老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数字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推进涉企数据要素跨区域共享和流动,创新推动数字赋能跨区域融资经营。截至目前,通过建设“珠三角征信链”平台,实现信用信息互通共享1.2亿条,累计促成授信17.58万户、金额9361亿元。推动金融机构应用“粤信融”平台海量数据服务融资授信,促进数据要素向生产要素转化,赋能银企对接。截至目前,通过“粤信融”平台累计撮合融资72.51万笔、金额2.59万亿元。
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今年7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印发并组织全辖金融机构实施《广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结合广东省实际,构建了一个总体方案、五个实施方案的“1+5”政策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总体方案指明了广东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整体思路、特点和方向,5个实施方案分别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出具体工作措施。
通过发挥政策工具激励引导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资源供给、提升专业服务、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等措施,三年内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信贷规模有效扩大、实现量的递增,同时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改革创新,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各类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累计为广东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总额超1.4万亿元。截至目前,广东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近3000亿元,落地量居全国前列。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一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推动专项行动计划有序开展并贯彻落实,充分发挥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功能,为夯实制造业当家的根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东实践贡献新力量。
来源|广州日报